“我們擁有穩定電力供應的夢想變成了現實”(共創繁榮發展新時代) 天色漸暗,蘇里南塔帕納霍尼河南岸的波埃凱蒂村里亮起一盞盞溫暖的路燈,照亮村陌小徑。晚飯后,上了年紀的村民們圍坐在村頭廣場的路燈下聊著由中企承建的微電網光伏項目。
為攜手推動全球荒漠化防治作出中國貢獻 12月14日,《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以下簡稱《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16)在沙特阿拉伯首都利雅得閉幕。大會通過《公約》2025—2026年預算、應對沙塵暴、應對干旱、強化科研創新等39項決議文件。
三峽電站累計發電量超1.7萬億千瓦時 長江干流世界最大清潔能源走廊的烏東德、白鶴灘、溪洛渡、向家壩、三峽、葛洲壩6座梯級水電站,目前已完成蓄水任務,可用水量超340億立方米,比近5年平均值多11%,為迎峰度冬期間電力供應、下游生產生活等提供了有力保障。水利部數據顯示,三峽電站累計發電量超1.7萬億千瓦時。
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實現歐標充電樁縣區全覆蓋 本報北京12月12日電 (記者丁怡婷)記者從南方電網獲悉:12日,粵港澳大灣區內地九市實現歐標充電樁縣區全覆蓋。這意味著粵港澳大灣區30分鐘歐標充電服務網絡整體建成,將進一步促進粵港澳三地深度融合和便捷往來。
中國科學家獲聯合國環境署2024年“地球衛士獎” 本報電 (記者嚴冰)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近日線上公布2024年“地球衛士獎”得主,中國科學家盧琦因助力中國扭轉土地退化趨勢、減少沙化面積,獲得“地球衛士獎”中的“科學與創新獎”,這也是中國人首次在該類別獲獎。 一年一度的“地球衛士獎”是聯合國頒發的最高級別環境獎項,旨在表彰對環境產生變革性影響的個人和組織。
中國荒漠化防治國際合作成果亮相COP16 據新華社利雅得電 (記者陳琛、葛晨)《聯合國防治荒漠化公約》第十六次締約方大會(COP16)中國館日前舉辦主題為“綠色技術、綠色未來”的邊會,分享中國荒漠化防治國際合作的成功經驗。 此次邊會由中國科學院新疆生態與地理研究所(新疆生地所)、新疆維吾爾自治區林業和草原局共同主辦。
中國為推動全球清潔能源轉型作出貢獻 據新華社日內瓦12月11日電 (記者陳斌杰)世界經濟論壇先進制造業和供應鏈中心主任奧爾古德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書面采訪時表示,中國在太陽能、風能、電動汽車和電池技術方面取得重大進展,為降低對化石燃料依賴并推動全球清潔能源轉型作出貢獻。 10日,世界經濟論壇發布關于制造業和供應鏈未來的報告。
城市增綠 生活添彩(快評)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生態文明建設能夠明顯提升老百姓獲得感,老百姓體會也最深刻。” 從城市休閑公園、口袋公園,到小微綠地、村頭片林,再到“拆欄透綠”“無界開放”,北京正不斷推進百姓身邊增綠、即時享綠。
“南水”十載潤北方 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南水北調工程是重大戰略性基礎設施,功在當代,利在千秋”“要審時度勢、科學布局,準確把握東線、中線、西線三條線路的各自特點,加強頂層設計,優化戰略安排,統籌指導和推進后續工程建設”。 2014年12月12日,南水北調東中線一期工程全面通水。
南極中山國家大氣本底站正式業務運行 本報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李紅梅)記者從中國氣象局獲悉:近日,南極中山國家大氣本底站正式業務運行。這是我國首個境外大氣本底站,也是第九個納入業務運行的大氣本底站。
淮河流域河湖生態環境持續復蘇 本報北京12月10日電 (記者王浩)記者從水利部淮河水利委員會獲悉:今年以來,淮河流域省級河湖長聯席會議機制作用持續彰顯,區域協作共治顯著提升,河湖水域岸線空間管控明顯加強,流域河湖生態環境持續復蘇。 跨省河湖聯防聯控聯治持續加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