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婚之夜破苞第一次视频,岛国大片在线一区二区三区,日韩AV在线不卡,亚洲色欲在线播放一区二区

人民網
人民網>>生態

中國科學院院士戴金星開創煤成氣地質理論——

為我國天然氣勘探開新路(講述·弘揚科學家精神·前沿領域的創新故事②)

本報記者 王 洲
2024年08月28日09:3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戴金星在翻閱資料。
  本報記者 王 洲攝

  人物小傳

  戴金星,1935年生,浙江溫州人,中國科學院院士,長期致力于天然氣研究和勘探工作,提出“煤系是良好的工業性烴源巖”理論,開辟了我國煤成氣勘探新領域,主持研究的“中國煤成氣的開發研究”項目獲國家科技進步獎一等獎。

 

  在大雨中趕到中國石油勘探開發研究院時,戴金星辦公室的燈已經亮了。退休多年,年近鮐背的他工作起來依舊風雨無阻。“向生命爭取可貢獻的時間”,戴金星喜歡用這句話自勉。

  辦公室的書柜里,由他領銜編著的3套“大部頭”很顯眼:《中國大氣田及其氣源》(2003年)、《中國煤成大氣田及氣源》(2014年)、《中國大氣田及氣源》(2024年)。戴金星1995年當選中國科學院院士,始終如一在自己的研究領域內不斷拓展,開創了煤成氣地質理論,為我國天然氣勘探與開發研究帶來突破性進展。

  走入地質的世界——

  “干一份自己熱愛的工作是一種幸福”

  現在,戴金星依舊幾乎每天都會早早到辦公室工作。談到這個習慣,他說:“干一份自己熱愛的工作是一種幸福,談不上辛苦。”

  對地質的熱愛始于少年時。小學一次地理勞作課上,戴金星用石膏板制作的全國煤礦和鐵礦分布圖贏得老師稱贊。“這次表揚是對我很大的鼓舞,我至今記憶猶新。”戴金星說,正是這次經歷,讓他對地質科學逐漸產生了興趣。

  投身地質科學,既是興趣使然,也蘊含著一名青年的報國之志。上世紀50年代,正值國家大規模建設時期,急需各類礦產資源。還在讀高中的戴金星廣泛涉獵地質科普讀物,思考地質領域的問題,還在班級活動中特意組織大家合唱曾激勵了一代又一代地質工作者的《勘探隊員之歌》。時至今日,戴金星依然清晰記得每一句歌詞:“背起了我們的行裝,攀上了層層的山峰,我們滿懷無限的希望,為祖國尋找出豐富的礦藏……”

  1956年,戴金星考入南京大學地質系,攻讀大地構造專業,正式開啟了“地質人生”。戴金星說,當年高中全班有8名同學報考了地質專業,大家相互激勵,后來基本上都從事地質方面的科研與教學。

  大學期間,戴金星修習的18門地質課程中有16門成績為優。不僅如此,他還積極到一線去實踐。穿行茅草地,臉和手被葉片割得傷痕累累;在山間找礦,遭遇野生動物的侵擾……這段在福建建甌、邵武山區找礦、畫圖的經歷,讓他真切感受到地質工作的艱苦。艱苦但不覺苦,戴金星說,能夠將個人熱愛與國家需要緊密連接是一種幸福,“我們剛好趕上了!”

  拓寬找氣的路徑——

  “科研有的時候也需要另辟蹊徑,可能會有意外收獲”

  1998年起,戴金星養成了寫日記的習慣。20多年積累下的55本日記,摞起來足有1.5米高。“內容比較雜,有每天的流水賬,有報刊剪摘,有論文數據……”戴金星邊說邊給記者遞過一本。

  打開日記本,扉頁上,一筆一畫寫著“勤作、勤讀、勤思、勤創”8個大字,這是戴金星的信條,也是他不斷找準賽道、探出新路的“鑰匙”。

  1961年,大學期間從沒學習過石油領域相關課程的戴金星被分配到當時的石油工業部科學研究院,不久后又被安排到江漢油田鍛煉。巨大的專業跨度讓戴金星壓力很大。“面對困難,我從書本里尋找答案。在江漢油田的10年里,我幾乎把油田圖書館里油氣專業的書籍全都看了一遍。”戴金星說。

  通過閱讀,戴金星逐漸認識到,因為石油產量高,各國都很重視石油勘探開發,而對天然氣的研究則相對滯后,“我們應該嘗試天然氣這個新賽道。”隨后,戴金星投身天然氣研究。在天然氣領域,當時學界的主流觀點還是“油型氣”,認為只有在湖相地層、海相地層中才能找到油氣。“科研有的時候也需要另辟蹊徑,可能會有意外收獲。”結合實際情況,戴金星創造性地提出煤系成烴以氣為主、以油為輔的思路。經過詳細的調查論證和反復思考,1979年,戴金星發表了《成煤作用中形成的天然氣和石油》一文。煤成氣理論的誕生,打破油型氣“一元論”的束縛,實現我國天然氣勘探理論由“一元論”向“二元論”的轉變,推動我國天然氣工業的加速發展。

  在戴金星看來,“四勤”之中,“勤作”是基礎,“要在實踐中找證據”。云南怒江刺骨的雪山融水中,海南興隆農場80多攝氏度的溫泉旁,都留下戴金星取樣的身影……多年來,他與同事、學生走遍大江南北,共采集了油氣田氣、瓦斯氣、生物氣、幔源氣等3000多個氣樣,積累了8萬多個氣組分及碳、氫、氦同位素數據,為我國探索天然氣成因和富集規律提供了寶貴的第一手資料。

  時至今日,戴金星依然筆耕不輟,不會使用電腦的他,一字一句、一圖一表都是自己慢慢寫下的。

  甘做學生攀登的梯子——

  “把這份為人師表的精神傳承下去”

  科學之路,奮力攀登;杏壇之園,桃李芬芳。多年來,戴金星先后培養碩士、博士、博士后55人。“當年我的老師引導我、鼓勵我走上地質科學的道路,我也要把這份為人師表的精神傳承下去,盡我所學、盡我所能做學生攀登科技高峰的‘梯子’。”戴金星說。

  如今,戴金星不僅帶領學生參與重大課題研究,還堅持每年至少組織一次研討活動。“研討中,戴老師會詢問我們的科研進展,也會為大家答疑釋惑,指導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戴金星的學生、自然資源部第二海洋研究所大洋基地主任丁巍偉說。

  “過一天要有一天的貢獻。”戴金星常這樣說。除了在科研領域不斷攀登,戴金星也在不斷播撒科學的種子。他向母校南京大學捐贈400萬元,用于支持地質學科發展和人才培養;獲得“陳嘉庚科學獎”百萬元獎金后,他把一半捐贈給四川巴中革命老區設立助學金,一半捐贈給母校溫州第二高級中學……

  最近一段時間,戴金星的日程表上有了新的科普工作計劃。“我想把地質的故事講給更多孩子聽,讓他們感受地質科學的奇妙,就像我們小時候一樣。”戴金星說。

  (實習生艾克旦·買買提依明參與采寫)

 

  ■記者手記

  使命感繪就科學家精神底色

  少年時立大志,求上進;壯年時換賽道,訪山川;退休后筆耕不輟,培養后輩……一路走來,戴金星探尋的是天然氣,展現的是使命感。

  年近90歲,依然精神矍鑠,依然筆耕不輟,靠的是什么?“甘為神州爭氣者,欣作赤縣探氣人”,從戴金星喜愛的一副對聯里,我們感受到的是一種使命感。這也是他年近90歲,依然能迅速從書柜里定位到所需研究資料的原因所在。

  國家的發展離不開這種使命感,學界的發展離不開這種使命感。不怕苦不怕累,只怕工作不到位。使命感是科學家的本色,是科學家精神的底色,也是科技強國建設的應有之義。

  《 人民日報 》( 2024年08月28日 06 版)

(責編:王仁宏、李楠樺)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