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慶梁平區持續推進雙桂湖濕地保護
一湖風光美 濕地景象新(美麗中國)
重慶梁平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 |
雙桂湖濕地中的水雉。 |
核心閱讀
“自然城市”“國際濕地城市”……重慶梁平區的一張張生態名片,是當地開展水環境治理、濕地生態保護結出的碩果。近年來,梁平區持續推進雙桂湖治理,開展生態修復,保護生物多樣性,形成連片的城市濕地。
“快看,斑嘴鴨!”重慶梁平區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內,湖面上荇菜漂浮成片,斑嘴鴨成鳥帶著幼鳥在水面暢游,余先懷一邊小聲招呼記者察看,一邊按下快門。
余先懷是梁平區濕地保護中心高級工程師,對這里的鳥兒十分熟悉:“斑嘴鴨是國家‘三有’保護動物。2018年它們第一次被發現來雙桂湖越冬,現在已經經常能在這兒看見了。”
雙桂湖的美麗蝶變,是梁平區開展水環境治理、濕地生態保護修復的一個縮影。今年10月,在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公約》締約方大會第十六次會議第八屆全球地方政府和城市峰會上,梁平入選“自然城市”平臺;此前《濕地公約》第十四屆締約方大會上,梁平還入選“國際濕地城市”。
小小荇菜,體現治理成果
湖面上,一簇簇小黃花隨著水波浮動,這就是荇菜的花。
“荇菜對生長環境極為挑剔。”梁平區林業局黨組書記、局長陳世康說,“不僅水質要好,還要富含其生長需要的微量元素。水深也很有講究,太深難以扎根,太淺不利于生長。”
雙桂湖的前身是一座建成于1951年的水庫,曾因為污染淪為“黑臭湖”。近年來,梁平區對雙桂湖展開整治行動,以“嚴格保護、自然修復”為主導原則,確定方案——保留雙桂湖周邊林盤群落,保護自然岸線;保留湖泊水陸交替空間帶、山地自然地貌,再現田園風光;保護野生動植物,劃定生態保育區,營建動物自然棲息地和鳥類遷徙通道。
保護的故事,要從水說起。
“傳統的湖體修復方法,往往是把水放干、清除淤泥再放水,或是投放化學物質改善水質,但這兩種方式都對生態平衡有影響。”陳世康說,“雙桂湖為荇菜、蓮藕等水生植物留足生長空間,讓它們自由生長并吸收淤泥中的氨氮,從而凈化水體;同時向湖中投放鲇魚等魚類,吞食因水體富營養化產生的藻類,達到改善水質的目的。”
“雙桂湖岸線采用‘軟化修復’的模式,種植迎春等植物,既美觀又能防止水土流失。”梁平區濕地保護中心主任唐宏告訴記者,過去一些岸線往往采用拋石、鐵絲網固定或水泥加固的方式,看似省事,實則會讓黃鱔等常棲息于稻田、湖泊、河道淤泥層的水生生物“無家可歸”,導致生態失衡。
如今雙桂湖岸邊密植月季、燈芯草、銅錢草等,減緩水浪沖刷、防止邊坡塌陷;高低不一的小微濕地連通水系,形成一個結構完整、功能連續的城市濕地群。
株株稻穗,補充鳥兒口糧
雙桂湖畔的稻田濕地里,一株株稻穗在微風中輕輕搖曳,顆粒飽滿。
“這里的水稻可以為鳥兒補充越冬食物。”陳世康說。
塘、溝、渠、堰、井、泉星羅棋布,各式各樣的小微濕地如珍珠點綴在這片土地上,構成了以雙桂湖濕地為中心,半徑5公里的復合型濕地生態網絡。
“我們在湖邊濕地種植了茭白、蓮藕、莼菜等,不僅改善水環境質量,還為鳥類等野生動物提供根莖等食物。”梁平區濕地保護中心保護科科長潘濤說。
從高空俯瞰,雙桂湖畔有很多像“泡泡”一樣分散在湖四周的小微濕地群。“要選擇利于蓄水、土壤沉降較厚的地方,水生植物才長得好,鳥兒才肯光顧。”潘濤說。
據統計,目前雙桂湖國家濕地公園有鳥類214種,包括青頭潛鴨、棉鳧、鴛鴦等國家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每年冬季,上萬只雁鴨類候鳥會來此越冬。
片片濕地,帶來生態紅利
“湖邊的鴨子是家養的嗎?”一名游客指著水面上嬉戲的野鴨問。
“這些都是野鴨。”余先懷自豪地說,“每年11月開始,雙桂湖邊的居民就會看到成群的鴨子,它們是從北方遷徙來的。”
數以萬計的野鴨在湖心島與四周濕地上棲息,抬頭望,成群的鷺鳥在空中盤旋翻飛,翩然起舞,蔚為壯觀。
在雙桂湖工作多年,余先懷鏡頭里的鳥類品種越來越多。以前,每巡護一次,余先懷都會在記錄本上寫下工作內容,積累成厚厚的記錄本,如今他有了新方法。
“雙桂湖占地面積有5200余畝,僅靠人工巡護,不能完全覆蓋。”余先懷介紹,2019年開始,他所在團隊建設了鳥類AI監測大數據平臺,通過錄入上萬張鳥類照片來訓練AI識別模型,實現對視頻畫面中的運動鳥類的識別分類。
“候鳥變多了,植物也多了。”余先懷說,“植物種類增加到623種,荇菜群落達500余畝;湖區水質也穩定在Ⅲ類……雙桂湖內生物多樣性明顯增加。”
截至目前,梁平已建成400余個具有典型示范效應的小微濕地,濕地面積近2萬公頃,濕地保護率達到52%。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14日 1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