陜西榆林市
厚植生態底色 提升發展成色
從“沙進人退”到“綠進沙退”,近年來,陜西榆林市以高品質生態環境支撐高質量發展,書寫防沙治沙、沙地生金的“綠色答卷”。
在陜西大地種業(集團)有限公司第二農場,一袋袋分揀完成的土豆整齊地堆在田間,等待裝車發貨。
很難想象,這片土地在十幾年前還是貧瘠的沙丘,是什么改變了這里?“我們運用‘砒砂巖與沙復配成土造田關鍵技術及工程應用’科研成果,對沙荒地進行了土體有機重構,有效解決砒砂巖遇風起塵、見水流失和沙子易漏水漏肥、不易形成團粒結構等問題,讓沙地變良田成為可能。”陜西省土地工程建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西北分公司總工程師張玉梁說。
“今年農場共種植土豆3600畝。”陜西大地種業(集團)有限公司第二農場場長劉照豐說,“我們將噴灌改造為智能一體化滴灌,每年可節約用水超30%,節約用肥超20%。”
要提高產量,還要持續開展科研攻關。“針對毛烏素沙地漏水漏肥、土壤貧瘠等問題,我們還研發了農業廢棄物高效利用有機肥研制關鍵技術,有效提升毛烏素沙地土壤保水能力、改善土壤結構。水、肥利用效率均可提高15%以上,產量提高10%以上。”陜西地建土地工程技術研究院有限責任公司黨委書記張揚說。
榆林的治沙實踐,是陜西積極推進荒漠化防治工作的縮影。陜西下大力氣推進陜北毛烏素沙地、白于山區荒漠化和黃土高原水土流失等綜合治理,綠色版圖向北推進。目前榆林市沙化土地治理面積達到1701.5萬畝,占全部沙化土地的93%。
“種”綠沙漠,也帶來綠色發展。在榆林市榆陽區小紀汗鎮10萬畝樟子松基地,記者了解到,當地種植的苗木不僅能防風固沙,還是碳匯交易的綠色產品。2022年,經過監測和評估,基地碳匯量達到3206噸,總碳儲量16.8萬噸。
防治荒漠化,離不開協同治理。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陜西榆林市,甘肅慶陽市,寧夏石嘴山市、吳忠市簽署合作協議,構建毛烏素沙地跨區域聯防聯治新格局。
榆林煤炭資源豐富,如何推動煤炭資源綠色化利用?
在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發電廠,從礦井采出的煤炭經過傳送帶直接送到燃煤發電機組,產出的電力被送往下游鋁電解及鑄造車間。煤電鋁一體化生產利用成為現實。
上下游產業“協同作戰”,讓生產更環保、更高效。“這種生產模式不僅可以減少煤炭運輸過程中產生的粉塵,也可以減少煤炭運輸成本,提高生產管理效率。”陜西有色榆林新材料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發電分公司總工程師駱繼康介紹,近年來公司投資2億多元,對發電機組進行了超低排放改造,項目投產運行以來,年均實現氮氧化物減排約1400噸,二氧化硫減排約650噸。
逐“綠”而行,向“新”發力,厚植生態底色,提升發展成色。如今的榆林,正在奮力書寫生態宜居、高質量發展新畫卷。
《 人民日報 》( 2024年11月14日 14 版)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